20年前后烤肉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20年前后烤肉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20年前后烤肉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20年前后烤肉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侯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楼下的烧烤摊正在渐渐消失。

  历经两天调查,记者发现,重庆烧烤行业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路边烧烤摊登堂入室,拥有了自己的独立门店;烤二代们在吸收父辈经验的同时,开始着力打造属于自己品牌;乐山烧烤、成都烧烤、宜宾烧烤、东北烧烤等一大波外地烧烤,纷纷入渝,丰富着重庆烧烤行业;就连烧烤的消费高峰时段也发生了变化。

  重庆烧烤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能否让其成为重庆的又一张名片?我们拭目以待。

  新动向 烧烤摊装进店铺里

  8年前,20出头的余剑和小伙伴们在大学城开了一家烧烤摊,每天晚上7点多出摊,每天能卖500元。

  最近,她在江北区洋河花园附近,开了一家烧烤店。

  “之前做的烧烤摊,就是重庆街头常见的那种,穿串、剪菜,荤素搭配撒作料做成一大盘端上桌。”余剑表示,这些年烧烤市场变化迅速,曾经的炭烤烧烤摊产生的大量油烟以及较差的就餐环境,与现今的消费市场不合时宜。

  所以,今年余剑决定把烧烤摊装入店铺里。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楼下的烧烤摊们一波接一波的把自己装进门店内。他们不一定另辟市场,更多是就近找店,在店内装上净化油烟的系统,完成自身初步升级。

  在巴国城做烧烤生意的唐元告诉记者,他正在考察附近门店,“从摊变店已是小烧烤行业趋势,不仅给周围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避免投诉以及相关部门的罚单,而干净的店堂也是时下消费者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