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长一张这样的脸,真的就可以“任性”吗?)
商业活动里出现老外的身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某些场合里,没有个把老外,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国际化,高端大气上档次。有个“歪果仁”拍了一个这样子的纪录片,一开始的取景地就在重庆的某个远郊。
这部片子的大概内容是有一个叫雅娜的中国女孩儿,领了一群“洋面孔”在中国“靠脸”赚钱。
片子居然提到在我们大重庆,就有人靠着一张“歪果仁”的脸站着就把钱给赚了。大写的惊讶!第1眼记者发挥“打破砂锅问底”的职业精神,决定展开调查。
今年29岁的美国人Derrick,他的中文名字叫邓力克。他来中国有三年半的时间,在这张图片里,他是某大型国际漂流比赛中的“知名赛手”。实际上呢,他的真实身份是重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留学生。
邓力克说,他还扮演过某国际名校的校方代表。四到五小时的时间,他就赚到了一千块钱人民币,然而工作内容只是站在那里就够了。疯狂的商家这样做,真的好吗?真的有人买账吗?迷信洋面孔和西化噱头的这些商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教授韩敏认为,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并不客观。而这种现象也只是商家在缺乏市场调查情况下的一厢情愿,他们“任性”地把“国际范儿”与“洋面孔”画上等号,其实只不过是某些商家的一种消费幻象罢了。资本都是势利的,我们很难去批判商家的这种价值观。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用文化开启人们对美的感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才能真正让人们消弭那种缥缈的消费幻象。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徐婷婷 张高伟 特约记者 孙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