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轨道交通5号线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以下简称“江跳线”)江津区外部分接触网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着国内首条双流制式轨道线路实现全线“电通”,为下一步江跳线热滑、联调联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实现江跳线开通运营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江津境外接触网成功送电后,江跳线全线接触网已全部带电,标志着江跳线线上主体工程全部结束,为即将开始的全国首创交流27.5kV、直流1500V双流制车辆全线试跑创造了必要条件,下一步热滑后将进入全线联调联试阶段。

3月5日上午12点18分,工作人员进行接触网冷滑及绝缘导通试验,确保线路具备送电条件,由双福西(汪家石)主变电所开始,经石九牵混所、跳磴牵混所、文跳牵混所分别向接触网线路进行送电。

送电人员逐一对线上、线下设备进行状态确认,严格按照已获批方案先后完成了各供电分区的验电、接触网开关远控、交直流转换装置带电区检查等步骤。随着接触网各供电分区验电完成,江跳线江津区外交流接触网、直流接触网分别在12时18分、14时58分实现一次性成功送电。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轨道江跳线是国内第一条双流制式轨道交通,能满足双流制列车在27.5kV和直流1500V两种不同供电制式下运行的需求,通俗来讲,就好比一辆混合动力汽车,既能电驱动行驶也可以用汽油驱动。该技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多项双流制核心技术空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变电、环网、接触网)承担着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使命,是为列车行驶提供电源的关键系统,接触网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送电的最后一环。双流制轨道交通线路则对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江跳建设公司在股东单位的指导支持下,面对新技术、新标准、新挑战,以“没有模板,我们就自己创建模板;没有标准,我们就自己编制标准”的魄力和拼劲,全力推进双流制技术在江跳线落地。
精心设计、严控工艺

江跳建设公司根据双流制列车技术特点,统一部署、精心设计、狠抓进度,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严格工艺控制,严把工序质量,高标准完成接触网分相段施工。自年初短轨通以来,江跳建设公司组织约150名现场管理人员和500余名施工人员抢抓工期。施工过程中,成功运用高速交流接触网刚柔过渡施工技术、三工位隔离开关技术、交直流自动过分相技术等10余项新技术,为双流制市域铁路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确保送电一次性成功,江跳建设公司提前研究推演送电流程,数次对线路及设备检查,加强施工临管人员理论培训与技术培训,为成功送电做了充分准备。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夜以继日、有序大干,江跳线B包项目迎来2月28日江津区外环网及全线变电所一次性送电成功、3月5日全线接触网一次性送电成功两个重大节点。
轨道交通5号线
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

江跳线起于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站(不含),止于江津区圣泉寺站,全长约28.22公里。新建6座车站,分别为石林寺站、九龙园站、双福站、享堂站、江津高铁站、圣泉寺站,平均站间间距4.39公里。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铁路路网规划中重庆“三线四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津区连接重庆中心城区的一条便捷、快速客运通道,也是重庆市政府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

江跳线通车后可与5号线贯通运营,与7号线(规划)、17号线(规划)和渝昆高铁(在建)实现便捷换乘,实现江津到重庆中心城区30分钟可达,将进一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对改善重庆主城都市区交通拥堵、加快主城新区发展,助力实现“轨道上的都市区”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江津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