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相关数据分析预计,从今年4月起,重庆市将诞生大量“狗宝宝”,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突出。为此,重庆市将加快培养儿科医学人才,并要求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儿科门诊。

  重庆市儿科医生缺口大

  “其实目前还处于淡季,相对来说,挂号不太难。”熊菀说,今年1月,那才是真的一号难求,究其原因还是儿科医生缺口大。

  据2016年《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多达86042名,直逼十万大关。

  重庆也不乐观。来自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重庆共有儿科医师3254名。按照国家配备标准计算,重庆市儿科医生缺口达1000多人。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对儿科医生的需求也在增加。以重庆为例,2017年,重庆出生人口34.3万人,其中二孩14.85万人,占总出生人数的43.3%。

  据市卫计委首次发布的2017年度健康就诊报告预测,从今年4月起,重庆市将诞生大量“狗宝宝”。随着儿童数量增加,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或许会更加突出。

  多措并举 提高儿科诊疗能力

  “关键还是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重庆市加大了对基层儿科医生的培训指导。去年12月29日,重庆市儿科发展联盟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成立,成员单位共有61家,覆盖全市所有区县。这是继西部儿科发展联盟之后,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又一个专科医联体。

  联盟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支持,培养儿科人才,普遍提高重庆儿科诊疗能力,让儿科医疗资源真正活起来。

  “此外,重庆市还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改善儿科医生现状。”该负责人说,按照重庆市政府《关于促进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到2020年,全市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区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儿科病房,至少有3所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儿科门诊;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提供儿童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乡村医生。到2020年,累计培养儿科医学高等人才500名、转岗培训儿科医师400人、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400名,让患儿看病不再难。

  小帖士

  初次到重医儿童医院就诊的市民请注意

  1。需携带社保卡或孩子身份证原件(用于注册医院就诊卡信息)。

  2。无社保卡或身份证的孩子,请务必携带父母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用于临时注册医院就诊卡信息,获得孩子身份证号码后,应及时在网上或现场更新注册信息)。

  再次就诊(未绑定身份证信息的孩子)

  1。需携带孩子社保卡或身份证和既往就诊卡(便于关联以前的就诊信息)。

  2。无社保卡或身份证的孩子,请务必携带父母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用于临时注册医院就诊卡信息,获得孩子身份证号码后,应及时在网上或现场更新注册信息)。

  再次就诊(已绑定身份证信息的孩子)

  仅需携带医保卡或既往就诊卡,不需要携带身份证。

  原标题:如何让患儿看病不再难 目前我市儿科医生缺口达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