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正好,下地干活!”四川美术学院的原院长罗中立曾用这样一句话勉励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下地干活”可不是一句空话!11月2日,“向劳动致敬”——四川美术学院2022年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就在川美校园里如约而至。

“不开玩笑,我们这是真摸鱼,还可以挖藕!”“今天又可以饱口福了……”在众多川美学子充满欢笑的议论声中,今年的农耕文化体验正式开启。
“今年刚好是第十年。”在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工会主席陈德洪告诉记者,每年到了丰收季节,四川美术学院都会举办校园农耕文化体验活动,这已经成为了川美的一个“保留节目”。

陈德洪说,乡土艺术创作本就是川美的特色,而这样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活动,刚好也可以让师生在校园里就能看到乡愁,亲身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川美校园里的一口池塘成了“主战场”。除了往年传承下来的挖藕之外,摸鱼是今年新增的玩法。池塘里的水面被保持在刚好可以没过鱼身的深度,下场的师生需要在塘泥里抓鱼。
“这里!这里有一只。”“你背后,转过去,有条大的……”岸上的师生看的更加清楚,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池塘里的选手支招。每抓住一条,塘里、岸上都会爆发出一阵激动人心的欢呼声。

“好累,但是真的好有趣!”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大一学生姚筱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现场挖藕,“比我想象中的难多了。手要伸进淤泥里面很深,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把藕拔出来。”

“百闻不如一见,太好玩了。”四川美术学院设计教育学院大二学生马云锦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在进校前就听说过挖藕、挖红苕的活动,之前就非常羡慕川美的同学。“这次亲身体验了,感觉太有意思了。”在马云锦看来,不光是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感。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编辑:郑亚岚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