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他,投身志愿服务11年,面向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临终关怀,让他们有尊严、温暖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他是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志愿者吕廷高。在9月26日于两江新区举行的“两江榜样”先进事迹宣传展示活动上获评“两江榜样”。

吕廷高吕廷高

  一名77岁的社区志愿者

  位于两江新区金山街道的民心佳园,是重庆最早的公租房小区,共有55栋楼,有大约4万多户入住居民,老年人占比18%,其中大部分都是独居老人。

  吕廷高,一位高龄77岁的社区志愿者,11年如一日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提供帮助,从生活需求到心理关怀,尽心尽力。

吕廷高吕廷高

  记者见到吕廷高的时候,他才刚做完肺癌早期手术出院没几天,衣着军绿的衬衣,胸前戴着党徽,缓缓落座,一旁的志愿者解释,“吕叔叔21年得了肾癌,左肾切除,身体不如从前,但这些情况他都不会对别人提及。”

  是什么支撑一位老人关爱一群空巢老人10余年?

  “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从小接受过许多社会的帮助,我现在做的只是对社会的回馈。”吕廷高出生在沙坪坝歌乐山新开寺村,家里本难以支付2块2毛的学杂费,却有幸得到了他人帮助,能够上学读书。

  正是这2块2毛孕育出后来他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因为成绩优异,高中期间在十八中申请到了一个月8块的助学金,在吕廷高眼里,这又是一次来自社会的“关爱”。

  从农忙支援、1965年嘉陵江大桥修建的志愿者到四点半课堂志愿老师,再到如今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关怀与帮助,吕廷高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社会。

  “我身体还行,我想把最后的余热贡献出来。”吕廷高说这是他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感。

  让更多空巢老人心有所归

  比较节约,相互关爱,想为大家多做点事。这是吕挺高的自我评价。

  2011年,吕廷高和爱人申请了民心佳园的公租房,住进49栋,成为这里成千上万居民中的一员。

吕廷高为独居老人送菜上门吕廷高为独居老人送菜上门

  “这里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我从农村出来、当过村干部,我了解他们的现状,很多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不太乐观。”始于这颗感恩的心,吕廷高第一时间找到社区书记,申请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当时的他已经65岁了。

  帮小区里的老人处理家里的水电气问题、穿衣、买菜、做饭,有老人手机坏了,就发动大家捐旧手机……身边老人生活上的难处事无巨细吕廷高都一一揽下。

  29栋的、25栋的、51栋的……聊起社区里空巢老人的情况他都了然于心。不少陌生老人,一来二去处成了朋友,对他有了交付家里钥匙的信任。

吕廷高探访独居老人吕廷高探访独居老人

  “52栋的朱赢(音),走路不方便,我们经常做了饭端过去,现在两家人处成了一家人,人只要对别人真心付出,别人也不会忘记你。”在吕廷高心底,关爱帮助从来都是双向的。

  “我只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到空巢老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帮社区分忧。”现在吕廷高已经变成链接社区内老人的纽带。

  幸福来敲门 传温暖进万家

  11年间,吕廷高照料过癌症晚期患者、尿毒症患者、脑溢血患者等许多不同病情的空巢老人。互帮互助的爱心接力也在社区老人群体中传递开来。

  在吕廷高的带领下,“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队伍于 2015 年成立,现在册志愿者168名,大部分都为退休老人。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民心佳园社区65岁及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有近200余人。

  近年来“幸福来敲门”的志愿者中,有了一些年轻人加入,针对空巢老人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组成了4支志愿者队伍。其中包括以吕廷高为代表的“都廷好”志愿者分队,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药品检查、血压血氧测量、紧急送医、住院探访、住院接送、临终关怀等服务。

“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队“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队

  同时,社区通过“1+2+N”的志愿服务模式,即1位社工、2位志愿者和N位邻居为老人提供入户服务,持续完善社区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只要我在一天,就要坚持服务一天。现在有社区的支持和新志愿者的加入,我相信,对于老人们的照顾会持续下去并做得越来越好,让更多空巢老人心有所归。”吕廷高说。

  来源:两江新区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