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三叶草”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在重庆市南岸女子教育矫治所正式举行。据了解,该工作室是重庆市南岸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于2009年开创,依托专业中心、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危机干预等科学方法,帮助戒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与科学戒毒。

育“心”播撒种子
走进南岸所心理矫治中心的团体辅导室,强制隔离人员们正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开展自我成长团体辅导。在价值观拍卖活动中,随着“健康”“团聚”“读好书”等物品的一次一次竞价,成员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从2009年播下第一粒蕴含“希望、健康、幸福 ”的三叶草种子,南岸所便开启戒毒人员心理矫治与科学戒毒的探索之路。依托专业中心,做深做实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危机干预等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坚持常态化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通过多媒体视听化宣传、书籍手册阅读学习,“心灵能量”文字诵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专题活动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唤起生活热情和戒毒信心。
近年来,南岸所心理矫治中心已拥有包括VR毒瘾评估矫治功能室、艺术治疗室、团体辅导室等10个功能室,组织场景沉浸体验、主观量表反复测试,配合认知康复训练,推动心理咨询软硬件工作提档升级,做到心理测试率100%,心理访谈率100%;团体辅导率100%,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100%,逐渐在全所形成关“心”、育“心”文化。

塑“心”品牌形象
当天,重庆市戒毒局副局长肖初海为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江北区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心理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多名专家和志愿者们频发了聘书,盛情邀请他们成为“三叶草”工作室的团队成员。活动现场,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新桥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多位专家也送来了远程祝福。大家纷纷表示,期待在心理论坛、艺术治疗、正念干预等各个方面与南岸所继续合作,努力减少毒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服务重庆禁毒戒毒事业。
近年来,南岸所不断培育工作亮点,特聘智库专家团队、场所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三支队伍,携手共建“三叶草”工作室。场所打造心理专刊《三叶草》,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阅美文、涨知识、助成长、秀才艺、树榜样”等栏目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传递美好和希望,帮助他们共同成长。同时,南岸所推出“戒毒人员心理互助员项目”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心理帮扶计划”两个工程 ,形成场所三级心理咨询网格,铺设出回归心理帮扶、社戒社康心理帮扶和社会爱心帮扶三条心理帮扶之路。
此外,南岸所还主动加强与大学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联系,推进心理矫治项目研究,形成《心理互助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理论成果,《团体朋辈心理互助模式》课题等,增强了重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全国辨识度。
用“心”延伸服务
“八年来,我亲历了三叶草带来的希望、健康和幸福。正是这种力量,唤醒了我沉睡的爱与希望,帮助我找回自信和力量,让我有勇气面对考验、承担责任、远离毒品……”,志愿者张某心怀感激,在发言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南岸所积极开展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回归帮扶,坚持一人一策、一人一台账,自愿参与者在离所前填写《回归社会心理帮扶申请表》,出所后民警通过定期回访、电话咨询、家访面谈、心理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强戒毒内驱力、坚定信念、努力开创新生活。同时,南岸所组建三叶草心理互助典型群,组织交流谈心、线上打卡、实地家庭治疗、亲子关系辅导等,着力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社会化延伸服务,帮助解戒人员修复亲情关系,解决实际困难。多年来,南岸所已经培养了260余名合格的心理互助员,帮助了6000多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通过电话和实地回访解戒人员1300余人次。
南岸所所长陈一峰表示,开展本次“三叶草心理矫治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流和零距离接触,让社会各界了解戒毒工作、帮助戒毒群体,打通面向所内戒毒人员,辐射所外解除戒毒和社戒社康人员“双线并行”的帮扶通道。南岸所也将持续开展“戒毒场所开放日”系列活动,推动戒毒事业社会职能拓展,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毒品的社会化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贡献力量。
(来源:重庆市教育矫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