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大自然的智慧。
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大方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方生态”)的总经理念海明说,大方生态成立以来,始终以“大自然的智慧守护者”为使命,专注在生态领域深耕。
大方生态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态、设计、施工、养护及金融合作于一体的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登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上市。
不同于传统环境治理技术,大方生态一直在做的,是还山以青、还水以绿、还自然以生态……

专注生态 深耕技术
曾几何时,盘溪河水黑如墨,臭味扑鼻,河面漂浮着许多枯叶,是大家都不愿靠近的“臭水沟”。现如今,经过治理后的盘溪河,绿植生机盎然,河水清澈流淌,是附近居民晨练、游玩的最佳打卡点。

盘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就是采用大方生态的核心技术:PECT以沉水植物为引导的全食物链水生系统构建与维护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重组水生植物(沉水、浮叶等植物)和水生动物(鱼、虾、螺等)等生命体系结构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再通过调节和维护,使水体持续性地保持清净。
“大自然是有大脑感知的。”大方生态总经理念海明介绍,“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非常强大,当我们构建好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并逐步成熟后,等湖水再次面对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生态系统是可以自我修复回归平衡的。”
除此之外,大方生态还掌握 CECT生态主导综合治理技术、水岸一体多维生境系统营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拥有一支高级技术顾问及技术创新研发团队。2015年,大方生态还与重庆大学联合创建了两个省部级研发平台,“重庆市地表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长江上游湿地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现如今,企业拥有1000亩产研基地,先后获得6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23年获重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多年来,大方生态始终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
“到今天,我们虽然经历了很多项目,摸索出许多工艺、工法,也无法做到广泛意义的标准化。”念海明提到,生态构建是非常特殊的,需要花长时间去分析,才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生态建设方案。“这是我们秉承对大自然的敬畏,一直以来的坚持。”
大方生态始终以科学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个项目。“我们的技术团队可以为了一个项目,耗时半年、1年甚至多年进行前期调研,项目完成后还要继续追踪维护、调控。”产出成果专业度高,使得大方生态在业内广受好评。
从重庆本地的盘溪河流域、沙坪公园,到云南的洱海,河北的白洋淀,再到青藏高原,大方生态的业务还在不断延伸。

今年,在海拔4600米的青藏地区,大方生态研发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装置已经开始运行。“这是目前全国海拔最高的污水处理装备,我们采用的两级系统,能实现依据运行条件的变化自我调节,甚至其运行环境也在智能管控范畴内,既能尽量减少人员的运维强度,还可以确保出水达到高标准。”念海明自豪地说,“现在我们还有同事在高原追踪落地效果。”
据悉,2023年上半年,大方生态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37.86%,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三。
自我革新 不懈奋斗
不断成长,既是大方生态发展壮大的秘诀,也是念海明对自己的要求。

一路从基层技术员到科技管理、战略营销负责人,念海明边工作边进修,先后攻读自动化控制工程和给排水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并在2018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职业成长经验和用人理念带到大方生态。
“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学习进步和职业规划。”念海明感慨,企业提供舞台,要给员工充足的展示机会。
“别看有的技术、工程人员很腼腆,一谈起自己做过的项目,那真是滔滔不绝,就像看着自己逐渐长大的孩子,大家特别有成就感,也更有企业归属感。”仅2022年,大方生态就有2名员工获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
此外,企业能够唱好戏,还离不开政府多搭台。
“从入驻两江新区,再到这次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大方生态发展历程中的很多关键节点,都离不开两江新区的支持和引导。”
念海明感慨,“这次认证既是对我们‘专注’生态领域的一种认可,更是对企业精进发展的一种鞭策。”
目前,大方生态已收到多家银行抛出的橄榄枝。下一步,大方生态还将持续深耕生态技术研发,并把技术经验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尝试探索出更多生态+模式,为城市更新、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融合建设提供专业的生态价值。
稿件来源:两江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