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如“有机生命体”新陈代谢一样,城市也在有序不断地更新,在城市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城市更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更成为地方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发力方向,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在今后5年要实施的11项重点举措中明确提出:“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大力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2023年7月,重庆城投城市更新公司成立三周年。三年来,城投城市更新公司参与前期工作的项目共计28个,建设项目11个,其中包含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朝天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品质提升工程、溉澜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项目等。

  全市第一家城市更新公司

  在国家城市更新战略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城投集团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统筹布局产业发展,组织成立全市第一家城市更新公司。作为市城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城投城市更新公司自成立以来,紧扣“城市运营商”定位,勇担“集团新三总”职能,发挥“城建主力军”作用,坚持“公益+市场”双轮驱动,发挥党建的“红色引擎”作用,在深化转型改革、提升城市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步。

  城投城市更新公司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手段,致力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和持续改善。城投城市更新公司在经济新常态下,将公益类项目作为“立企之基”、市场类项目作为“强企之本”。在匠心建设公益类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工作新理念,创新采用PPP模式,合力克服更新项目市场需求大、技能要求全、市民关注高、评价标准不一等特点,在品质提升类、基础设施类、水体治理类、文物保护类、历史传承类工程项目中树立标杆。

  城市更新项目相序呈现

  目前,城投城市更新公司负责建设项目的项目中还有5个正在进行中,其中3个预计年内完工。其中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安全隐患整治与维修加固PPP工程和巫山县绿色转型发展及新型城镇化PPP项目分别计划于2025年3月和2026年8月完成建设阶段工作。

  2020年12月,城投城市更新公司首次以社会投资人的身份与中建八局组建联合体共同建设运营,成功中标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安全隐患整治与维修加固PPP项目。该项目是市城投集团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转型升级,标志着市城投集团构建市场化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是改革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化推进地方国企改革转型的重要试点。

  2023年2月,市城投集团与市建工三建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巫山县绿色转型发展及新型城镇化项目。2023年6月,由市城投集团、市建工三建公司和巫山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重庆城投集团巫山城市更新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巫山县龙门复线桥工程和两江四岸岸线生态治理工程顺利开工建设,这是城投城市更新公司认真落实市委“以更大力度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治担当,也是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在市国资委领导下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重庆区县发展的务实举措。

  擦亮城市名片为“网红重庆”再出新品

  前段时间重庆“宠粉城市”再获殊荣,“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年度省域及城市品牌优秀案例名单,“最宠游客的城市”——重庆市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入选。重庆给游客“创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人行天桥”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城投城市更新公司正在着力提升重庆的千厮门、东水门、朝天门“三座大桥”的品质,修建电梯联通桥上桥下,并在桥下设置多个停车位,同时进一步改善桥下空间品质,让桥梁兼具交通功能、特色风貌、空间利用价值和文旅价值。项目完工后,将为市民打造出厚植城市生态本色和人文内涵的公共活动空间,全面优化桥梁交通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环境形象,为“最美桥都”再添新彩。

  图为东水门大桥品质提升项目

  2021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向世界推荐了重庆名片——“开往春天的列车”,其为主城区“山城步道”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位于城投城市更新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的半山崖线步道首开段工程。该项目旨在完善全市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打造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现已成为市民游玩、休闲的打卡之地,对带动片区城市更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网红重庆”再出新品。

  图为新建的半山崖线步道首开段“开往春天的列车”

  图为新建的半山崖线步道剩余段“观光步道”

  城投城市更新公司作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项目前期业主,高质量开展了“两江四岸”109公里28个项目前期设计等各项工作,陆续建成的九龙外滩、花溪河、珊瑚公园、相国寺码头等节点工程相序呈现,并成为新的城市地标。该项目修复岸线生态系统、提升滨江颜值、开放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成为城市的主轴,极大的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已建成的节点工程为市民提供了更高品质、更加生态、更赋人文的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的滨水岸线,成为对外展示重庆“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靓丽名片。

  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渝中区两路口的大田湾体育场是1951年在贺龙元帅主持下修建的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也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场。城投城市更新公司作为代理业主负责组织实施了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该项目是市城投集团自成立以来实施的第一个文物保护类建设项目。2022年12月30日蝶变归来的“大田湾体育场”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生态绿色的综合性体育公园,在留住宝贵城市记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全市文化体育事业的融合发展,对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夯实体育强市基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大田湾体育场改造前

  图为大田湾体育场改造后

  城投城市更新公司负责实施的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是渝中区“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保护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体育场—贺龙广场—文化宫”风貌片区文化通廊的主轴核心部分。城投城市更新公司克服管网迁改、绿化迁改、交通组织均复杂的重重困难,全面打通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交通大干道,实现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的文化通廊人车分流。项目自2022年12月底对外开放后,有效缓解了两路口长期以来的交通堵塞状况,串联起沿线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对优化基础设施、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重庆主城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治理流域之一的溉澜溪,横跨三区且长期受到污染影响。按照“市级统筹、三区联动、源头治理、末端兜底”的原则,城投城市更新公司作为建设业主组织实施溉澜溪治理提升工程,该项目施工区域为溉澜溪全流域,建设地点跨越江北区、渝北区和两江新区,流域总面积约13.65km2。该项目自进入运维阶段至今,溉澜溪河道水质由最初的劣V类,逐渐转变为地表水准IV类标准以上,每月水质抽检结果显示溉澜溪河道水质已持续半年时间稳定达标,已摆脱多年长治不清的黑臭问题,蝶变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清澈河流,还为市民提供开放共享的绿色长廊、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有效串联起了周边轨道交通、学校、小区、商业,成为本市清水绿岸项目20余条河流治理中最见成效的典型案例,圆满完成建设目标,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为溉澜溪河道改造前

  图为溉澜溪河道改造后

  未来几年,城投城市更新公司将按照城投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公益类项目作为“立企之基”、市场类项目作为“强企之本”,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彰显立体式交通、多样式建筑、组团式社区、田园式乡村等山水城市特色,重点强化项目管理能力建设,推进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提升城市更新、生态治理等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逐步完成市场化转型,为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贡献力量、谱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