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小编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为切实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精准帮扶力度,支持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重庆市人才大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渝创兴农”重庆市返乡创业企业精准帮扶服务活动持续开展。
在走访活动中,创业专家导师团实地走访巴南、北碚、奉节等多个区县的返乡创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现场为企业梳理经营发展、企业管理、法律、股权架构、人力资源、法律、财税筹划问题,形成问题清单50余个,针对问题提出建议60余条,为企业对接4家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指导6家企业办理经营资质,帮助5家企业对接银行办理贷款,现场联系12个大客户达成销售意向,拍摄企业宣传视频10条,对接宣传平台实现产品推广6000余人次。建立“一对一”微信联络群17个,专家导师团通过微信联络群,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将企业帮扶跟踪到位、落到实处。
实地走访中,创业专家导师团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具体分析企业在产品定位、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为创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定位方面,导师们建议创业者与消费者积极互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定位,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市场推广方面,导师们提供了多种渠道和策略建议,助力创业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针对品牌建设方面,导师们建议创业者注重品牌故事传递,构建差异化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 |
![]() |
![]() |
![]() |
![]() |
![]() |
导师走访重庆市万州区茅谷桃果专业合作社、铜梁义波农业公司、奉节大富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创业企业
精准推送“政策礼包”,有效拓展市场渠道。在云阳县江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何雪松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单一,销售渠道传统,对政策了解较少,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针对这些问题,导师给出建议:企业要多加强与人力社保、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对接,同时关注地方政府发布的政策信息。导师团在建立企业一对一联络群后将相关政策通过微信推送给了企业。

导师们在与返乡创业者的交流沟通,也真正做到了以创业者为中心。创业者们表示他们不仅仅获得了具体的问题解答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了创业路上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大大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导师们也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携手创业者实现梦想,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明确发展战略方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科赛农业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持续跟踪帮扶,企业前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去年大环境的原因,整体销售经营情况不好,在发展方向及经营思路方面还存在疑惑,同时企业也想通过申报重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引流。导师在分析企业的问题后,在企业品牌建设、新媒体宣传推广运营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建议,并表示接下来将帮助企业就申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事宜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同时帮助企业对接重庆渝北区龙乡村兴研学基地进行交流。

为保障帮扶实效,做到帮扶举措“量体裁衣”,市人力社保局建成了60余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家导师库,成员涵盖各行业创业领军人物、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行业协会顾问委员、高校专家、国家级创业导师、研究员等。此外,依据专家导师所在领域,将专家导师划分为政策咨询、法律法规及用工风险、品牌建设、项目策划、财税指导、电商营销6大类、15小类。专家导师库定期收集返乡创业园区、企业的创业帮扶需求,抽取对应专家现场走访,并辅以后续常态化的在线问诊,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渝创兴农”返乡创业企业精准帮扶服务项目自2021年实施以来,累计为我市67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和历届返乡创业大赛获奖企业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返乡创业企业在导师们的帮扶下切实解决了实际运营中融资贷款、知识产权、政府补贴申领、项目申报等各方面的难题。
下一步,专家团队将继续加大对位于乡村振兴重点区县的返乡创业园区和优秀返乡创业企业的实地走访力度,覆盖服务业、互联网、旅游、食品、农业等更多行业领域。充分发挥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一键办”小程序。与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包”作用,建立完善“一企一策”服务档案,持续跟踪、收集企业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精准匹配需求,即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市人力社保局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川渝两地返乡创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整理助企纾困政策“大礼包”,保障帮扶服务取得良好成效,助力返乡创业农民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新作为。(来源:重庆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