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疫政策变化之后,当前防疫更多是靠个人去防护。但“防疫主要靠个人防护”的阶段才刚开始,网络上纷杂的声音很多,不少人会被这些纷杂的声音引入误区,反而造成防护不到位。

误区一,过量饮水
虽说感染后多喝水有助于恢复,但过度饮水则会引起水中毒。通常来讲,一般人24小时内喝水超过3-4升,就有可能造成水中毒。一天喝2升左右的温水,是比较安全、健康的饮水量。
误区二,过量饮用电解质水
电解质水不能当水喝。对普通人来讲,从日常饮食和饮水中就能获得足够的电解质满足身体需要。
如果因感染出现食欲下降或者汗多、呕吐等情况,则可以通过多饮用一些电解质水来维持身体所需的电解质。
但是,如果有肾脏疾病、尿毒症、心脏病等疾病,饮用电解质水需谨遵医嘱。
误区三,室内大量喷洒酒精
医用酒精可用于擦拭门把手、桌面等小区域,但不要在室内大量喷洒酒精,更不要靠近厨房灶台等有明火的地方。因为酒精燃点较低,如果使用不当,会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家里也不宜储备大量酒精,够用即可。
误区四,用消毒剂直接对人体消毒
消毒剂本身有一定刺激性和腐蚀性,如果使用消毒剂直接对人体进行消毒,人吸入后会刺激气道甚至破坏上皮细胞,危害健康。
所以,在使用消毒剂要做好个人防护。另外,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不能混用。
误区五,发烧就吃退烧药
退烧药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服用。这样的行为可能导致身体因过度用药而承担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比如肝脏负担过重。
当发烧症状较轻时,比如低于38.5℃,可以先以观察为主。如果体温超过38.5℃,再根据使用说明正确用药。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吃药
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现在都没有明确能够减少新冠感染几率的药物。所以,希望通过提前服药来预防感染,是不科学的。
在本身没有感染的情况下而去服药,反而可能由于“药物摄入过量”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误区七,大量服用维生素C
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都不能过量使用。18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天推荐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实就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
如果长期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带来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方面的风险,得不偿失。
误区八,戴多个口罩
戴多个口罩并不能带来多重防护,反而可能会因为口罩之间的摩擦而造成佩戴移位,导致口罩的气密性降低,进而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
所以,日常防护中戴一个口罩即可。佩戴口罩时,注意口罩和面部的贴合度以保障口罩的气密性和防护效果。
(注:上述八个个人防疫误区,均整理自人民日报、重庆发布等官方权威媒体https://mp.weixin.qq.com/s/4bmluDQbYA6gF11asl4v-w)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避开以上八个常见的个人防护误区,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另外,恒升市场已经恢复营业,有需要的朋友可前往采购、消费。

(恒升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供稿供图)